2013年05月02日 18:17 《保险中介》杂志
在过去的2012年,网销已超过电销成为成长最快的保险销售渠道,但在规模快速发展的背后,网销 “规矩”的缺失也愈发凸显。
《保险中介》杂志记者 | 赵亚男
保险产品VS理财产品
2012年12月3、4、5日三天时间,国华人寿在淘宝网[微博]上推出的3款万能险产品即售出4356笔,吸金总额达到1.05亿元。这给了这个年保费收入在寿险业中排名20名之外的寿险公司一个华丽转身的机会。
其中,金钥匙1号销量最高,但是有业内人士质疑,该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保险产品,而更类似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几乎没有保障杠杆、预期年化结算利率也并无明显优势。
本刊记者采访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专业教授庹国柱[微博],他认为卖万能险产品只要是保监会批准的应该就是合法的合理的。
国华人寿的做法到底有没有越过监管红线?
价格竞争VS返佣
无独有偶,2013年元宵节合众人寿入住天猫[微博]卖保险惹出风波。
合众人寿在天猫上推出“好太太理财稳赢一号”产品的宣传资料,称该产品“收益超高:年化收益高达5%……”,而且采取了“购1000元送1160个集分宝(集分宝是支付宝[微博]的积分,在支付宝付款时可以当钱花)”的促销方式。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万能险结算利率普遍不高,最低2.5%保证利率之上的投资收益都属于不确定,上述宣传容易让消费者误解为这是保证收益的理财型产品,涉嫌销售误导。而且,送集分宝属于返佣,这种行为可能违反了保监会不能返佣的监管规定。
对此,庹国柱认为,5%的年化收益率并不稀奇,还有比这更高的。购保险送礼物、礼券、礼金都是一种促销手段,实际上是价格竞争手段。
合众人寿的行为到底是在监管的真空地带做了新的探索,还是已经越过监管红线?
无地区销售VS区域监管
目前,保险网销渠道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地区问题。我国的保险监管是区域监管,而互联网是跨地区的,保险机构通过网络进行异地销售及之后的服务和理赔问题难以解决。
“因为网络的无地区界限特点,远程也可以购买,但是发生保险事故后的查堪定损理赔等后续服务会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庹国柱认为“这个问题解决的好,网销才具有可持续的旺销势头。”
2011年4月17日公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取消了之前向行业内部征求意见时曾出现的“限制网销区域”等内容。
现在,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三马”倒逼监管
2013年2月28日,由“三马”(阿里巴巴[微博]马云[微博]、平安集团马明哲、腾讯马化腾)联合设立的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财险得到保监会的批复获准筹建。这是整个保险业在互联网新金融创新上的一次“破冰”。其“全程网络销售”成亮点。庹国柱觉得“‘众安在线’保险店的前景看好”。
这样一个全新的事物,监管该如何应对?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表示“等其开业的时候,保监会的监管政策要跟上”。
“先试验,再定规矩,后推广,我们现在就是处于试验阶段。”庹国柱认为“总要等过一段时间,各方面对于互联网保险的认识才会不断深化,对期间的各方面的问题比较清楚了,规则也就会出台了。”
本刊记者采访到一家大型财险公司的网电销售经理,对于车险现在的网销火爆现象,他担忧关于价格方面的监管政策的出台可能会影响其现在的势头。
对此,庹国柱认为,监管政策出台后,毫无疑问有利于网销的规范发展,也会有更多的保险人参与进来。